本報訊(記者 左妍)近日,上海卒中學會神經康復分會委員、上海藍十字腦科醫(yī)院7A神經內三科主任張靜波接診了一位患者,頻繁出現(xiàn)頭痛,還出現(xiàn)嘔吐癥狀。經過張靜波主任團隊層層抽絲剝繭,才發(fā)現(xiàn)出現(xiàn)這種“怪象”的原因竟是細胞因子大量釋放,導致感染后免疫反應,最終引發(fā)副感染腦病。
去年9月初,年近五旬的王女士突然頭痛,額部呈持續(xù)性跳痛,伴頭部昏沉感,之后還出現(xiàn)嘔吐。輾轉多家醫(yī)院,診斷為“病毒性腦炎、靜脈竇血栓形成”,病原菌培養(yǎng)未見異常,給予抗病毒、降顱壓治療后,頭痛有好轉,但出院后再次加重。
患者臨床表現(xiàn)為頭痛伴惡心、嘔吐,查體無神經系統(tǒng)陽性體征?紤]到患者額頭部位的疼痛難以緩解,又有惡心、嘔吐等癥狀,結合種種表現(xiàn),張靜波主任認為需要排除顱高壓、感染等造成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損害,需要進行系統(tǒng)篩查。
在征得家屬同意后,張靜波團隊為患者進行了腰椎穿刺,并完善了腦脊液的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組檢測。mNGS(基于宏基因組學的二代測序技術)是神經感染性疾病精準診斷的利器。mNGS全面覆蓋細菌、真菌、病毒和寄生蟲等近7000種病原微生物。“傳統(tǒng)檢測像‘釣魚’,而mNGS是‘撒網撈魚’,特別適合不明原因感染。”張靜波說道。
結果顯示:腦脊液白介素-6(IL-6)測定1199.7pg/mL,遠超正常值,腦脊液的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組檢測結果最終證實為人類皰疹病毒3型(VZV),序列數為3,確診為皰疹病毒感染后免疫反應導致的副感染腦病,患者頭痛考慮為高水平細胞因子導致的腦損傷所致。
明確診斷后,團隊給予阿昔韋洛抗病毒、人免疫球蛋白調節(jié)免疫、激素治療,經過一個月的治療,患者頭痛、嘔吐癥狀消失。目前,患者已康復出院。
張靜波表示,“副感染腦病”是一種少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,對它的認識目前還非常有限,同時這些標記物需要進行特殊檢查。經過規(guī)范治療后仍效果欠佳的病人,一定要進行副感染腦病生物標記物的篩查,以免遺漏可治療性疾病。
原文來源:新民網 |在北京時間2025年4月21日 15:00:00 網站截圖。
上一篇:上觀新聞 | 頭痛嘔吐查不出原因?警惕“副感染腦病”的隱形攻擊 下一篇:上觀新聞 | 脊髓神經電刺激手術,為長期昏迷患者帶來希望
10月16日下午,CDQI國家標準化心臟康復中心認證專家組蒞臨上海藍...【詳細】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