帕金森病(Parkinson’s Disease,簡稱PD)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(tǒng)退行性疾病,以震顫、肌強直、動作遲緩、姿勢平衡障礙的運動癥狀和嗅覺減退、便秘、睡眠行為異常和抑郁等非運動癥狀的臨床表現(xiàn)為顯著特征。
帕金森病癥狀“因人而異”
根據(jù)《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》,每一例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先后或同時表現(xiàn)出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,但在整個病程中都會伴有這兩類癥狀,有時會產生多種非運動癥狀。不僅運動癥狀影響了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,非運動癥狀也明顯干擾了患者的生活質量。
上海藍十字腦科醫(yī)院帕金森病專病門診專家、功能神經外科劉偉欽主任介紹,在日常生活中,大家常常會將帕金森病與“手抖”聯(lián)系起來。而事實上,帕金森病的癥狀表現(xiàn)往往因人而異,由于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,同一患者在各病程階段所表現(xiàn)出的癥狀也會有所不同。
為了盡可能明確對帕金森病癥狀的鑒別診斷,?漆t(yī)生通常會參照2015年國際帕金森病和運動障礙學會以及2016年中國帕金森病的診斷標準:即帕金森綜合征診斷的確立是診斷帕金森病的先決條件,診斷帕金森綜合征基于3個核心運動癥狀 (運動遲緩、靜止性震顫、肌強直,分別對應“慢”、“抖”、“僵”),確診需必備運動遲緩和至少存在靜止性震顫或肌強直2項癥狀的1項,上述癥狀必須是顯而易見的,且與其他干擾因素無關。
基于上述標準,對帕金森病患者進行診斷時,除了要根據(jù)患者的病史、臨床癥狀及體征外,還要進行其他相關檢查,如血液檢查、CT、MRI檢查,肌電圖檢查等。“因此,除了出現(xiàn)手抖癥狀外,如有其他運動癥狀表現(xiàn)時患者仍不能掉以輕心,應盡快就醫(yī),由專業(yè)醫(yī)生鑒別是否患上了帕金森病。”劉偉欽主任表示。
同病相憐 典型癥狀各有不同
前不久,上海藍十字腦科醫(yī)院收治了兩位帕金森患者,雖然他們都不幸罹患帕金森病,所表現(xiàn)出來最為明顯的典型運動癥狀卻不盡相同。
1.患者林某(化名),64歲,四肢不自主抖動伴運動遲緩四年余,近半年來癥狀呈明顯加重。據(jù)患者自述,大約四年多前開始無明顯誘因出現(xiàn)靜止時右上肢輕微不自主抖動,在情緒激動時尤為明顯。其后,右上肢震顫加重,右側下肢開始逐漸出現(xiàn)不自主抖動伴運動遲緩。在當?shù)蒯t(yī)院確診為帕金森病后,由于未規(guī)律服藥,藥物治療效果欠佳,后林某自行停藥。此后,患者疾病迅速進展。從今年4月起,震顫癥狀蔓延至患者左側上肢,肌張力增高,運動遲緩不斷加重,無法完成精細動作,已嚴重影響生活。
2.患者李某(化名),75歲,被確診患上帕金森病已超過12年;颊咦允鲇12年前出現(xiàn)雙上肢輕微抖動伴僵硬和無力,在當?shù)蒯t(yī)院診斷為帕金森病后長期通過藥物治療控制癥狀。今年以來,病情出現(xiàn)明顯加重,肢體僵硬無力和運動遲緩癥狀尤為突出,書寫緩慢,行走拖步,精細動作差,幾乎無法自主翻身,張嘴困難,軀體酸痛難忍。近期,患者藥物治療效果迅速降低,并出現(xiàn)了便秘、惡心嘔吐、暈眩幻覺等藥物副作用。
上述兩位患者經親友介紹,慕名來到上海藍十字腦科醫(yī)院尋求進一步治療。其中,林某的運動癥狀以“抖”(靜止性震顫)和“慢”(運動遲緩)為主,而李某則以“僵”(肌強直)和“慢”為主要表現(xiàn),雖然看上去有明顯的不同,但均是帕金森病典型的癥狀。
DBS手術續(xù)航患者“抗帕”征途
帕金森病起病較為隱匿,病情呈進行性加重。雖然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,卻具有高度異質性,不同患者的疾病進展速度也不同。劉偉欽主任表示,目前臨床上對帕金森病病情的評估,多以 Hoehn-Yahr 分級為常用指標,用于評估記錄病情輕重。
根據(jù)最新修訂后的帕金森病Hoehn-Yahr分級:
0:無體征。
1.0:單側患病。
1.5:單側患病,并影響到中軸的肌肉。
2.0:雙側患病,未損害平衡。
2.5:輕度雙側患病,姿勢反射稍差,但是能自己糾正。
3.0:雙側患病,有姿勢平衡障礙,后拉試驗陽性。
4.0:嚴重的殘疾,但是能自己站立或行走。
5.0:不能起床,或生活在輪椅上。
臨床上,處于1.0-2.5級的帕金森病患者可以被稱為早期,處于3.0級的患者為中期,4.0-5.0級的患者則屬于疾病晚期。
“上述兩位患者,正處于帕金森病中晚期階段,需及時干預治療,控制減緩疾病的進一步發(fā)展,提高生存和生活質量。”劉偉欽主任進一步解釋到,由于在這一階段,長期使用的藥物療效往往已明顯減退,甚至出現(xiàn)運動并發(fā)癥(癥狀波動和異動癥等)。此時,可通過腦深部電刺激術(Deep Brain Stimulation,DBS)來控制改善相應癥狀,甚至有機會恢復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。
DBS手術又常被稱為“腦起搏器”手術,其原理是通過植入大腦中的電極發(fā)放弱電脈沖,刺激腦內控制運動的相關神經核團,抑制引起帕金森病癥狀的異常腦神經信號。這項微創(chuàng)手術對精度要求很高,為難度級別最高的四級手術,對手術醫(yī)生的經驗和能力提出了挑戰(zhàn)。
▲ 劉偉欽主任進行DBS手術
在進一步完善評估檢查,明確告知手術風險并獲得家屬同意后,近日,劉偉欽主任分別為林某和李某進行了 DBS 手術。手術只是第一步,術后一個月左右,兩位患者將在醫(yī)院接受腦起搏器首次開機程控調試,屆時,其運動癥狀有望得到顯著改善。
劉偉欽主任表示,DBS手術目前已成為帕金森病外科治療的重要手段,具有微創(chuàng)、可調控、可逆、并發(fā)癥少、手術風險低等優(yōu)勢。對于廣大飽受帕金森病折磨的患者來說,若此前藥物治療有明顯療效,后藥物治療“蜜月期”已過,現(xiàn)療效已明顯下降或出現(xiàn)嚴重運動并發(fā)癥時,就應盡快到具備帕金森病DBS手術能力的專業(yè)醫(yī)院開展綜合評估,判斷是否適合行DBS手術。適時接受DBS手術治療,可改善帕金森病癥狀,減少癥狀波動,減少藥物副作用,提高生活質量。
帕金森病的治療強調的是及時和規(guī)范。上海藍十字腦科醫(yī)院現(xiàn)已開設帕金森病專病門診,專病門診由有著多年豐富臨床經驗的功能神經外科專家劉偉欽領銜,多位國內腦科疾病專家、教授提供技術支持,組成專業(yè)治療團隊,為每一位帕金森病患者實行一對一病情診斷,制定針對性和個性化的治療方案。同時,醫(yī)院擁有領先的現(xiàn)代化腦科疾病診療設備,包括:飛利浦全數(shù)字Ingenia 3.0T及1.5TMRI、超高端128排256層iCT、雙C臂DSA、DR、彩超、高壓氧艙群、全數(shù)字化Hybrid-OR復合手術室、美國尼高力神經電生理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等,將為帕金森病患者的疾病診斷和治療提供重要幫助。
小貼士
為進一步減輕帕金森患者的醫(yī)療費用負擔,自2018年4月1日起,腦起搏器(DBS)正式納入上海市基本醫(yī)療保險支付。本市參保人員安裝腦起搏器實行定額支付。其中,單通道腦起搏器最高支付標準為3萬元、雙通道腦起搏器最高支付標準為5萬元。
上一篇:患了帕金森病肯定會“手抖”嗎?不一定!這種情況更要當心…… 下一篇:耄耋老漢遭三年病痛折磨,“牛轉乾坤” 邁出久違步伐堅定信念、凝聚共識,全力推動脫籌任務圓滿完成!...【詳細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