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對顱底腫瘤的治療,采取綜合治療手段,即手術治療、放射治療、化學治療、中醫(yī)藥治療等。因為患者對治療的耐受程度、敏感性、處理、預后均有差別,因此顱底腫瘤的治療方式要依據患者病情、身體狀況、患者及家屬的心理狀態(tài)等綜合因素合理選擇。
手術治療:
隨著顯微神經外科、神經內鏡技術、神經導航技術、立體定向技術的進步和完善,神經外科向著微創(chuàng)化的方向發(fā)展。相較于傳統(tǒng)開顱手術風險大,安全性低,易留有后遺癥和并發(fā)癥的缺點,微創(chuàng)神經外科手術定位更準確,病灶切除更完全,手術并發(fā)癥少,實現(xiàn)了準確性、靈活性、微創(chuàng)性及快速性的高度統(tǒng)一。
顯微鏡應用于顱底腫瘤的切除,能夠清晰地辨別腫瘤與腦組織的邊界,以及周圍重要的神經血管等結構,從而能夠在安全的情況下,較大化地切除腫瘤;神經導航的應用,可清晰、真實、精準地明確顱底病變與毗鄰結構的空間位置關系,對腫瘤的定位、定向切除和確定腫瘤切除程度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;在神經內鏡輔助下的顯微外科技術提高了顱底腫瘤的全切率、減少了手術并發(fā)癥、縮短了病人的住院時間,顯著改善患者病情。

放射治療:
當顱底腫瘤不能全切時,患者應該接受放射治療,包括普通放射、立體定向放射和內放射治療,使腫瘤可能得到相對較長時間的局部控制。如對于顱咽管瘤,70﹪以上為囊性,是囊內同位素治療的最好指證。對手術難以切除的脊索瘤可以采用分割放療,而對下丘腦-垂體后葉生殖細胞瘤的治療,如檢測到腫瘤標志物AFP、β-HCG、PLAP和CEA為陽性,優(yōu)先選用放射治療。
化學治療:
指應用化學藥物,殺傷或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過程。但是化療對于體積較大的腦瘤作用不明顯,須在手術和放療后,按腫瘤的生物學特性,進行針對性的化療,以達到控制腫瘤生長的目的。
顱底腫瘤治療原則:
1.個體化治療
要依據患者的年齡、身體狀況等因素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。手術治療的前提要考慮腫瘤是否有進展,比如增大、侵犯重要神經或血管等;腫瘤是否引起了癥狀,比如肢體運動功能障礙、感覺功能障礙、視力障礙等,術后考慮是否選擇性地給予放射治療、化學治療。
2.顱底腫瘤有其差異性
不同的顱底腫瘤有其個體差異性,即腫瘤的異質性,包括基因異質性、功能異質性、解剖異質性、空間異質性和時間異質性。由于腫瘤的生物原特性不同,在治療策略的選擇上也要重視。應根據腫瘤的生物學特性、大小、部位、生長方式、血液供應情況、影像學特征等,選擇一種最適合病人的治療方法。
上一篇:顱底腫瘤有哪些癥狀? 下一篇:沒有了
10月16日下午,CDQI國家標準化心臟康復中心認證專家組蒞臨上海藍...【詳細】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