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了三針后 雙腿乏力癥狀解除
年近七旬的崔文華(化名)是原上海某大媒體的資深編輯,“下海”從事文化產業(yè)多年后事業(yè)有成。今年1月10日,他忽然覺得雙腿乏力,嚴重到抬不起腿來,在妻子陪伴下到幾家大醫(yī)院問診檢查身體也沒有最終確診患了什么病。此時,在老同事的推薦下,崔先生慕名找到了朱寶寬主任進行問診。
朱主任為人隨和,在問明情況及病史后,朱主任拿出一臺比iPad略大的“紅外成像儀”,在崔先生頭部掃描了幾下,然后判斷其中有可能是腦梗造成的腦供血不足,導致功能神經無法正常運作所致。因此,朱主任把自己發(fā)明的、并已申請專利的“朱寶寬醫(yī)師專用針”取出來,給崔先生頭部打了這一“撳針”,立即起了作用,崔先生的雙腿乏力癥狀減緩了,雙腿可以走動起來。
可是,在回家后不久,崔先生雙腿乏力的癥狀又出現了。于是,崔先生第二次來找朱主任處尋求進一步治療。第二次又打了這枚針,結果,現場感覺不錯,回家后病情有小的反復。到第三次打了這針后,崔先生雙腿乏力的癥狀就再也沒有反復過,至今沒有發(fā)作。
由此,崔先生感嘆道,“我是見過大世面的人,如此‘專用針’,讓我的生活恢復如初,又可以在‘商海’中自由翱翔,為文化產業(yè)做貢獻,我很感激朱主任!”
不久前,崔先生的兒子突然“耳聾”了,耳朵像堵住了一樣失聰了。崔先生馬上送兒子到朱主任問診和檢查,也是用朱主任的“紅外成像儀”來診斷其腦部供血不足導致聽神經無法正常工作,打了朱主任的“專用針”后,兒子的聽覺恢復了正常。
“朱主任果然名不虛傳!”崔先生于是逢人便說自己和兒子的親身體會,感激之情溢于言表。
潛心研究 發(fā)明專用針 造福腦缺血患者
朱主任多年研究腦?朴绕涫悄X梗腦缺血等,他也時刻關注著世界關于腦科方面的動態(tài)和醫(yī)學發(fā)展趨勢。朱主任表示,“目前,中國每12秒就有一個人中風,每21秒就有一個人因中風而死亡!中國是腦病大國,這不僅嚴重危害病患自己身體健康,更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負擔。”
十多年來,朱主任在舟山、寧波,江蘇等地行醫(yī),對腦供血不足造成的疾病深有體會,朱主任認為,中國80歲以上的老人,腦缺血(供血不足)發(fā)病率為80 %,60歲以上人群為70 %。中國腦缺血的發(fā)病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.36倍,缺血性腦中風(腦供血不足),是形成的腦梗塞是常見病,而且呈年輕化的趨勢。
大腦長期缺血(供血不足),就會形成腦萎縮,高級神經功能就發(fā)生障礙,記憶力、計算力、判斷力、定向力、明顯下降,智力水平低下,逐步出現運動功能的障礙以及感覺障礙、認知障礙,嚴重者為癡呆癥。
小腦半球的萎縮主要出現共濟失調、行走困難、行走不穩(wěn)等癥狀,對患者本人正常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。
▲ 和藹可親的朱寶寬主任
朱寬寶于1960年參軍,1962年開始進入軍醫(yī)學習,在1977年恢復高考后,中國醫(yī)學界又恢復了西醫(yī)學習中醫(yī)研究之戰(zhàn)略,1980年朱寬寶考入上海中醫(yī)藥大學(原名:上海中醫(yī)學院),進行了三年系統的學習后于1983年畢業(yè)。后在某部隊醫(yī)院工作了50年,擔任中醫(yī)臨床醫(yī)生至科主任等。
19年前,朱主任在上海浦東張江進行調查研究,在多種疾病病例中有10%是腦供血不足造成的;而近三年來,因腦供血不足造成疾病的病例上升到70%~80%,其中60%是由頸椎病造成的腦供血不足,而頸椎病是由于諸如長時間低頭看手機、睡覺姿勢不佳、熬夜,生活壓力大等因素造成的。朱主任潛心研究,經過多年從理論到實踐、雙盲實驗等終于研制成以自己姓名命名的專用針。三年前,在上海張江推廣應用,截止目前,已有500多病例進行了治療,效果明顯。
▲ 朱主任的專用針
上海藍十字腦科醫(yī)院特設“腦病中醫(yī)?崎T診”,朱寶寬主任自5月15日開始門診,門診時間:每周六全天。朱主任對腦中風、腦缺血、腦梗塞、腦萎縮等腦神經引起的疾病,包括面神經癱瘓、耳鳴、耳聾,面部痙攣,中風后肢體麻木、癱瘓,腰腿痛、感覺異常、失眠、多夢等癥狀進行診療,希望能為“全民腦健康”出一份力,為健康中國戰(zhàn)略發(fā)揮應有的作用。
上一篇:要聞 | 醫(yī)療機構科研管理培訓會議在上海藍十字腦科醫(yī)院順利舉行 下一篇:要聞 | 上海藍十字腦科醫(yī)院神經內科榮獲 “2019-2020年度上海市衛(wèi)生健康行業(yè)青年文明號” 稱號堅定信念、凝聚共識,全力推動脫籌任務圓滿完成!...【詳細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