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叫吳甜蜜,是上海藍十字腦科醫(yī)院急診科一名普通護士。在很多人眼里,急診科是寒冷的、枯燥的、喧鬧的甚至無奈的,但是,在我的眼里,她滿懷溫暖、沉靜,亦充滿希望。在這里,我為患者哭過、笑過、生氣過、感動過,更為他們一直在努力著和操心著。

選擇護士這個職業(yè),就意味著選擇責任
那是在一個寒冬的晚上,有一個喝酒喝得爛醉如泥的患者被他朋友送來,在靜脈輸液的時候患者突然坐起來嘔吐,我趕緊放好枕頭將患者擺好體位,并拿來垃圾桶,他趴在枕頭上對著垃圾桶大吐特吐,我輕拍他的背部協(xié)助他嘔吐,并幫助清理嘔吐物,我的褲子上也沾滿了嘔吐物,那刺鼻的氣味真的令人作嘔,但我忍住了。待患者嘔吐完后給予靜脈穿刺,并對陪護他的朋友告知好注意事項后,我才去擦洗自己身上的污物并整理自己;颊叩呐笥岩恢毕蛭业狼福艺f沒關系。
其實,我身邊沒有干凈的衣服可以換,只能用急診值班室里的自來水擦洗被污染的衣服接著穿,浸濕的衣服慢慢滲透到里面皮膚上,感覺冰冷很不舒服。此時,患者的朋友送來一聽熱飲咖啡并再次致歉,我婉拒了。
等我進打點滴的座椅室巡視的時候,看到那位患者的朋友,正拉著患者的手,對我說:“護士,我怕他發(fā)酒瘋亂鬧亂動引起鼓包,就這樣拉著他的手,他就不會亂鬧亂動了,這樣可以嗎?”我點點頭表示同意。
第二天早上這位患者朋友帶著清醒來的患者,再三感謝后離開了。那晚我穿的衣服雖然感覺有點涼,但是那晚我的心卻感到暖烘烘的——救死扶傷后及病患康復出院,那種滿足感和成就感無言以表。

將苦累怨愁埋在心里,將喜樂安康送給患者
我們每天都會經歷不同的患者,有些患者及家屬會抓住我們的手說“謝謝你們”“太感謝你們了”等暖心的話語,而有些患者及其家屬卻會不明就里地指責與抱怨……
對于糖尿病患者,一旦身上有個傷口就不容易好,需要細心呵護,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會自己注意的,可有位老爺子不是。
“你去幫我那位老爺子換換藥,好嗎?”那天我接到同事小安的求助,去幫忙換藥。
當我推開清創(chuàng)室的門時便聞到了一股臭味,那老爺子坐在床上,旁邊還站著位老太太是他老伴。打開紗布。我發(fā)現(xiàn)老爺子的傷口已經化膿了,于是我開始準備給老爺子換藥,交流中才知道這老爺子換了幾次藥了,每次換藥要求頗多,還不相信我們的換藥技術,總說我們不好好給他換藥,就是為了多收幾次換藥費。
一旁的老伴實在過意不去,說:“你還怨人家,你有糖尿病還哪樣甜吃哪樣,能好才怪?!”
原來老爺子不僅不愛換藥,還喜歡聽信偏方治病,病情沒有好轉反而加重了。當時我實在覺得委屈,但仍然耐心解釋及勸導他:“老爺子,要不這樣,您呢換個幾次藥,不用那些偏方,如果不好,您怎么說都行;如果好了,您就堅持,行吧?”
一向倔脾氣的老爺子這下被我說動了,聽了我的勸。
后來經過幾次換藥,老奶奶偷偷拉我到旁邊說:“老爺子傷口好多了,嘴上不說啥,來這里換藥倒是積極多了。”聽到此,我會心地笑了。
選擇了護士,就代表著我接受了這兩極分化的“贊歌”。不管面對什么樣的病人,面對什么情況,都不能忘記我是護士。我們都是耐心地、細心地去治療,將苦、累、怨、愁埋在心里,將喜、樂、安、康送給患者。
我是個護士不是神,只是個普通人
有一首歌這樣唱著“我是個護士不是神,只是個普通人……”
確實,我們被稱為“白衣天使”,但這頭頂上的光環(huán)改變不了我們原本的平凡。我們也有喜怒哀樂,我們每天面對著不同的患者,看著他們經歷著悲歡離合,我感受到他們洋溢在外表上的笑容與樂觀,卻碰撞到他們深藏內心的悲傷與絕望。
我遇見過一位患者,是來急診科維護 PICC 的,她得了癌癥,我與這位患者阿姨初次見面,覺得她應該是一個積極向上的人,至少在我們交談之間她始終都是微笑著的。
后來我?guī)チ饲鍎?chuàng)室,她配合之余和我聊起了生活,她說她根本不想活下去了,每次往醫(yī)院跑都很耽誤孩子們的工作,連出門孩子們都害怕她會再也回不了家。
我安慰她說“家有一老,賽過一寶。你在世上一天,她們的心就會開心一天”。阿姨落淚了,她說她這樣沒有質量地活著太痛苦了。出門前她還擦干眼淚裝作什么事都沒發(fā)生過的樣子,她笑著和我說再見,說和我聊天很開心,我也笑了笑,內心卻是憂傷的。
有時,也許我改變不了最后的結果,但我想讓那份過程變得暖心,變得舒適。
或許我們不能拯救每一條生命,但我們總是拼盡全力
一天有位老太太被送來急診,情況很不好,老太太氧飽和度一直很低,醫(yī)生下達病危通知,建議氣管插管需要簽字,陪伴來的是患者人已近中年的親女兒,居然遲遲不肯簽字,這中年女兒說要等幾個哥哥到場才能做決定。
醫(yī)生說,氧飽指數(shù)低如不立即處理恐有生命危險,希望家屬盡快簽字同意,患者女兒打完幾個電話后,口頭對我們說同意插管;結果我們東西都準備好了,她又改口說要等三哥來現(xiàn)場決定。
我們只好干等著,醫(yī)生再次催促她簽字同意,可患者女兒卻說,“我也想救啊!可是我一個人做不了主啊!”
我同事某某此時十分無奈地勸說她道:“人要是沒有了,你還怎么去商量。” 說完眼淚先流下來了,轉身擦干淚又鉆進了搶救室,盡心盡力做力所能及的事......

在護理工作的每個日夜里,我們都一直努力提升自己,去做好每一件事,學習每一項技能,希望用自己扎實的護理操作技術、良好的職業(yè)道德和綜合素質在未來的時光里去幫助更多的患者,讓他們闖過“鬼門關”、“生死關”,重獲健康。
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一群人的力量是無窮的
在醫(yī)院里,我們的科室不是單獨存在的,我們相輔相成,共同救治患者。
那是一個平常的日子,一個老爺爺過來了,說自己頭暈不舒服,說話有點不利索了,這符合腦卒中的表現(xiàn),我們趕緊啟動了腦卒中綠色通道,醫(yī)生開始詢問病情;護士們分工明確,一個測量生命體征、體重,開始記錄;一個開始抽血送檢,一個開始建立靜脈通路;我們忙而不亂,老爺爺很擔心,說自己沒有親人,和唯一的女兒這幾天吵架了,如果就這么沒了……同事安慰他說:“別緊張,爺爺,只是做個檢查,沒事的,別想太多啦,放松……”

收費處迅速拉入患者信息、檢驗科開始驗血出結果、連影像科接到通知也是早早地準備好了,速度是如此之快,一切有條不紊井然有序地進行著。后來經過醫(yī)生診斷,老爺爺腦梗比較嚴重,需要立即住院。后來,我們第一時間為老爺爺聯(lián)系到了他女兒并為老爺爺辦理了入院手續(xù),總算是有驚無險。
自 2018年 6月卒中綠色通道啟動以來,像上述老爺爺這樣的腦卒中患者,據(jù)統(tǒng)計共完成急診綠色通道 133 例次,目前 DNT 最快為 21 分鐘,這都是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。我很慶幸,我們從來不是一個人在戰(zhàn)斗。
在這個急診窗口,我們無法細數(shù)幫助了多少病人,但卻記住了每一句感謝和每一個微笑。24 小時待命、隨叫隨到,盡管很累、也時常受委屈,但救人的信念始終支撐著每一位急診科醫(yī)護人員。
我堅守急診崗位,我愛急診科室,我愛每一場與生命碰撞的火花!
上一篇:優(yōu)質服務 | 有一種感動,是把患者當做自己的親人 下一篇:堅守“醫(yī)”線 護佑健康 | 致敬國慶中秋雙節(jié)堅守崗位的白衣天使
10月16日下午,CDQI國家標準化心臟康復中心認證專家組蒞臨上海藍...【詳細】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