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(yī)院屬于高火災風險場所,人員相對集中,人流量大且行動不便的病患和弱勢群體居多。院內壓力容器、化學試劑、被褥紙張等易燃易爆物品繁多,一旦發(fā)生火災,可能造成重大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。掌握并牢記正確的疏散逃生自救常識非常必要。
醫(yī)院火災防范篇
1、病房通道內不得堆放雜物,應保持通道暢通,疏散通道上應設置疏散和事故照明設備,以便火災時進行疏散和撲救。
2、病房內的電器設備不得擅自改動,不得私設電爐、電茶壺等加熱設備,不要超負荷用電。
3、氧氣瓶的開關、儀表、管道均不得漏氣,保持氧氣瓶的潔凈和安全輸氧,還要隨時檢查用火、用電的安全情況。高壓氧艙電器線路和設備要定期維護保養(yǎng),嚴格按規(guī)定管理和使用。
4、易燃、易爆等危險性藥品應另設危險品庫存放,并按化學危險物品的分類原則進行分類,單獨分開隔離存放。
5、藥械庫等要注意防潮,以防發(fā)熱自燃。庫內禁止吸煙,電氣設備的安裝、使用應符合防火要求。
6、藥房應嚴禁明火和吸煙,電氣照明的燈具、開關、線路、不得靠近藥架或穿過藥品。
醫(yī)院火災疏散逃生篇
1、遇到火災,第一時間撥打“119”報警。
2、面對濃煙和烈火,首先要保持鎮(zhèn)靜,快速判明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,決定逃生的辦法。撤離時,應根據工作人員的引導進行疏散,要注意朝逃生指示標志方向或空曠地方跑,不要盲目跟風,相互擁擠,亂沖亂撞。
3、逃生時切記不要乘坐普通電梯,當火勢不大時,要盡量往樓層下面跑,若通道被煙火封阻,則應背向煙火方向撤離,逃往天臺、陽臺處。
4、逃生時要防止煙霧中毒,可用濕毛巾或口罩蒙鼻,匍匐或彎腰撤離。穿過煙火封鎖區(qū)時,如沒有防毒面具、頭盔、阻燃隔熱護具,可向頭部、身上澆冷水或用濕毛巾、濕棉被、濕毯子等將頭部身體裹好,再行沖出。
自救互救篇
1、當來到醫(yī)院等人員聚集場所時,首先要有意識地觀察內部地形,觀察消防標識,留心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等,做到心中有數,遇到緊急情況便可以摸清通道,盡快逃離現場。
2、利用好各樓層的消防器材,如干粉、泡沫滅火器或水槍撲滅初期火災是積極的逃生方法。
3、火災面前,應互幫互助,共同逃生。對老、弱、病、殘、孕婦、兒童及不熟悉環(huán)境的人員要引導疏散,特別要重點關注重病患者,幫助其逃生。
4、被困火場時,要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利于逃生的東西,如把床單、窗簾、地毯等擰成繩,進行滑繩自救,或將洗手間的水淋濕墻壁和門阻止火勢蔓延等。
注意事項
1、不能因為驚慌而忘記報警。
2、不能一見低層起火就盲目往下跑。低樓層發(fā)生火災后,如果上層的人都往下跑,反而可能會給救援增加困難。
3、不要因清理行李和貴重物品而延誤逃生時間。
4、處于較高樓層時,不能盲目從窗口往下跳,耐心等待救援,并想方設法報警呼救。
5、起火時,切記不能乘坐普通電梯逃生,以免被困。
6、不能在濃煙彌漫時直立行走,應保持彎腰低姿逃生,避免嗆煙和中毒!
(本文源自:綜合中國應急管理、澎湃新聞客戶端、極目新聞等)
版權聲明:部分圖片源自攝圖網,如有版權糾紛,請及時聯系醫(yī)院。一經查實,將立即刪除。
上一篇:【直播預告】1月25日8:00,第五屆芝加哥大學醫(yī)學中心—上海藍十字腦科醫(yī)院神經醫(yī)學國際高峰論壇,即將啟幕! 下一篇:守正篤行擔使命 高質發(fā)展向未來 | 醫(yī)院召開年度總結表彰暨迎新春聯歡會